蒋京芳:自动驾驶全场景落地

  • 发表于: 2021-12-20 22:50:29 来源:盖世直播

2021年12月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2021第三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在广州花都开幕。大会以“拥抱智慧城市新生态,共建未来出行新格局”为主题,聚焦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慧出行、车路协同、车城融合、数据安全、人才标准等重要议题。下面是禾多科技合伙人、高级副总裁蒋京芳的演讲。

图片来源:2021第三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直播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分享禾多在自动驾驶全场景落地方面的探索,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禾多,禾多的名字很好记,就是移动的移,禾多是2017年由倪凯博士创立的,所以是一个年轻的科技公司,从字面上不难解读到禾多的使命,就是通过自动驾驶技术,赋能和升级人们的移动出行。

禾多创立四年以来,先后经历过我们的投资,融资,两轮都发生在今年,今年的4月份第一轮和10月份新一论,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0月份有幸得到了广汽资本的战略投资,广汽集团成为禾多的重要股东。

禾多在过去的四年中,最近两年取得飞速发展,我们成立了两个闭环300多人的团队,四大认证体系,以及在五个地区都有相关的办事处,两个闭环怎么说呢,就是在北京,武汉的团队,主要专注于算法,专注于平台的开发以及创新,由倪凯博士亲自负责,位于苏州,广州,以及上海的团队,我们主要打造的是量产、交付。所以我们在苏州、上海以及广州更多的是工程化的人员。

我们除了有地图资质以外,也申请甲级的资质,我们获得了16949等质量体系认证。

介绍了禾多公司,接下来谈谈禾多的产品,因为禾多在整个的四年中还是非常专注的,不忘初心,致力于本地数据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专注于两个方案,一个行车,一个泊车,当然了,再细分的话,又分为高速公路的自动驾驶,低速的泊车功能,这里有几个视频,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目前的开发状态,这个是我们的智能领航辅助功能,主要结合多个摄像头,前视,侧视,毫米波雷达,前向毫米波雷达,侧向毫米波雷达,同时结合导航的信息,针对这些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融合,规划以及控制,这里可以看到,可以实现高速公路的自动跟车,主动变道,以及实现上下匝道切换,在弯道,隧道以及施工场景的话,也是基于传感信息和地图信息,可以很好地应对。

这个功能如果再往下延伸的话,就是城区自动驾驶功能,这还需要更多的传感器,比如说激光雷达,通过对红绿灯的识别可以实现无保护左转等等,刚才讲到的高速公路的自动驾驶,在明年在广汽量产,明年把程序功能量产,这是自动驾驶的功能,叫做HOLOMATIC,第一遍车辆需要自主学习,然后就可以泊入应泊的地方,上班的时候可以到你住的地方来接你去上班,这就是记忆泊车,再往上的话,就是代客泊车,人直接下车,这辆车自动找它的车位停下来,等你购物之后,这辆车到你的身边,可以通过手机定位,接你回家。所以这些功能的话,应该对消费者都是非常有用的。

同样,在自动泊车功能方面,记忆泊车会首发在明年10月份左右量产,自动泊车也会投放量产。刚才说到相关的功能,是靠多种传感器的感知,然后通过域控制器,计算平台进行处理,接下来进行规划和控制,当然所有的这些技术的最基础的技术,就是它的感知,就像人的眼睛,看不到做什么都没有用。

禾多一直在提升我们的感知能力,包括我们与清华大学有一个联合的实验室合作,我们分成两大类,就是静态感知和动态感知,静态感知比如说对车道线的感知,对Free Space的感知,灯杆,红绿灯,以及我在停车场的车位的感知,动态感知包括对行人,车辆,两轮车等等的激光雷达,ODD区域的感知,以及相关的融合和预测。

那么我看到很多的Demo,在公共机上做的,我们一直就是稳扎稳打,把项目投放量产,我们都是基于嵌入式的平台,我们在华为的MDC610部署了神经网络,同时经过后处理和融合,就是全栈感知算法,可以从这张图看到,前面是基于前视的输出,这是侧左和侧右的输出,这是我们对障碍物的检测,2D、3D检测的结果,后面的这些激光雷达相比的话,还是非常的稳定的,非常精准的。

同样算法,我们也部署在TI的TDA4上,对车辆,对车道线,对灯杆,对路牌的感知,除了需要有神经网络的模型之外,还要对这个模型裁剪和优化,这方面我们做的效率还是非常不错的。

基于激光雷达我们把量产的激光雷达部署在车上,然后基于公开的数据做了后处理,其实这块的话,主要是可以看到对前面的比如说障碍物,或者是车辆以及行人的一些探测和追踪,也是比较稳定的,激光雷达的算法还是持续优化当中。

同样在低速的泊车环境下,需要用到鱼眼摄像头,这也是基于环视相机的算法,已经开发完成,而且部署在TI的TDA4的嵌入式平台上,进行了相关的训练,所以我刚才讲到的,接下来要量产的行车,泊车的功能都是基于嵌入式的平台,要么是MDC要么是TI的TDA4。刚才说到泊车的功能需要对你的车辆在停车场进行定位,禾多的定位技术也是相当不错的,基于前视摄像头,探测到车辆,探测到行人,在停车场的地图进行实时更新,使得我们刚才讲到的泊车功能有比较好的表现。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应该说从去年开始,之前不会谈到域控制器,都是一个雷达一个摄像头,或者五个雷达一个摄像头,或者超声波雷达和环视摄像头这样的传感器,但是从去年开始就是各种各样的域控制器,我们有大算力的,华为的MDC,有英伟达的,地平线的J5,有高通,中低算力的TDAA,有J4以及等等其它的芯片,所以作为禾多的话,作为软件的Tier1,我们的目标就在不同的域控制器,部署功能的算法,所以我们目前的话也在不停地加强不同平台的适配能力。

有一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现在很多车上都有自动驾驶功能,但是消费者都觉得不好用,我们觉得在主机厂,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是两个功能,不知道怎么把这个功能在智能座舱上做很好的演示,做智能座舱的人不懂自动驾驶,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通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我们的一个叫HOLOHMI,不是你主动激活它,而是卡片式的弹出,也更加的友好。比如说开车的时候,有座椅A座椅B,自动驾驶也可以这样做,通过自动驾驶的模型,可以分为自动驾驶A,B,本人的模型,或者是明星模型,或者是赛车手的模型,所以我们也开发了一个CID1,就是把行车,泊车,城区的自动驾驶的功能把人机交互,做成统一,合一,把做重要的信息高光出来,比如是传感器的信息,什么时候要变道,变道的原因也展示出来,对于超视距的信息,前方的隧道,也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给用户很好的体验,帮助用户对自动驾驶的功能建立更高的信心,这也是禾多提供的技术支持之一。

刚才讲到,自动驾驶功能实现,应该来说,我们需要一点时间就可以实现了,但是怎么做到安全好用的话,就是我们常说的效应,功能比如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可以释放,但是大批量的验证,需要投放市场之后,通过影子模式,把相关的场景,传回到系统中,同时比如说我有自动驾驶数据,我搭建了场景库,再对现在的模型进行训练,优化我的算法,最后通过远程刷新的方式刷到我们的车上,所以整个闭环的话,需要软件公司与主机场的深度的合作,在右边的话,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的合作,通过众包的形式对地图进行实时更新,需要更多搭载自动驾驶的车辆,并且打通车与车之间,还有跟云端的交互,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有两个比较简单的案例,自动驾驶的功能做得好与不好,就是对机械场景的节约能力强与不强,比如说在后台发现一辆车总是在压线行驶,后来发现这不是一个车道线,而是一个电线杆的阴影,右边也是的,发现这个车一直是有车道线,但实际上是车在地面上的一个箭头,一个标识,像这样的场景的话,我们都必须要靠后台的监控,发现这些场景之后,优化我们的算法,最终我们就把这种错误减少。

大家都说自动驾驶现在很火,也很卷,所以禾多从建立到现在都秉承着开放合作共赢的心态,因为我们需要传感器平台的支持,需要计算平台的支持,包括芯片的支持,同时在上面部署功能,云端的大数据功能的支持,合作伙伴除了主机场,有域控制器的公司,芯片的公司,传感器的公司。包括我们在一些项目上,也与我们的友商一起合作,共同推进自动驾驶。

总结一下,禾多的主要专注于行泊一体的全场景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是适配于多域控制器,除了软件,我们以软件的开发为主,目前也在开发相关的硬件平台,我们更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我们的核心能力,支持主机厂,把更多更好用的功能投放市场,以及与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建生态,我也非常期待与在座的各位大家一起交流,是否有合作的潜力。所以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希望我们共同推动自动驾驶的发展,让中国的自动驾驶领跑全球,谢谢大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