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伟造车 惹怒李想?

  • 发表于: 2022-01-22 12:03:07 来源:财经网

近日,有关汽车制造的相关话题因理想汽车CEO李想和团车CEO闻伟的争论引发多方热议。

1月18日,有媒体报道,团车CEO闻伟通过社交平台发文回应近日与理想汽车CEO李想的争辩。闻伟表示,造车不会儿戏,团车首次产品发布时诚邀李想出席。

对于此次“口水仗”,财经网汽车联系到团车网和理想汽车双方。团车方面表示,不方便作出回应。截至发稿,理想汽车方面暂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事件“起因”

据名为“闲敲棋子落灯花1974”的网友在社交平台的发文,1月14日,团车CEO闻伟在公司北京总部接受了小范围媒体采访。9天前,这家汽车交易服务平台宣布造车,加入造车新势力大军。

采访主要解答了团车为什么要造车、怎样造车和造什么车等基础问题,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一是因为团车是美股上市公司有诸多限制,二是团车从有了造车想法到正式宣布造车不到半年,许多问题“还没想好”。闻伟透露出的核心内容如下。

在该博文中,闻伟称选择造车的原因是:除了行业机会这个共性外,团车决定造车的最大动力来自一个100多人的外来团队。闻伟介绍,这个团队可以承担产品规划、造型设计、工程开发、测试、底盘、三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系统化整合方案、生产支持、供应商管理几乎所有造车流程,具有20多年造车经验,在技术、样车上都有沉淀。

他表示,“这个团队可以做2000万元以上的车,也可以做5万元以下的车,包括商用车、物流车。”

“造车周期燃油车时代国际大厂是48个月,国内厂家做到了36个月,我们现在的团队能做到18-24个月。”

“技术路线首选纯电,选择余地比较大。这个团队做过太阳能、氢能。”

“我们第一款车失败了也没关系,3个月能再做一款。”

在闻伟描述中,这个团队几乎无所不能,而且是带着半成品车型来的,第一款车将从这些半成品车型里选一款,“第一款车采用成熟方案、成熟技术、成熟供应商,产品本身质量、品控是完全成熟可控的”,定价10万元-20万元区间,2022年金九银十就能预售了。

之后的车型有可能全新开发,未来3年要出2款车,面对的人群很可能不一样。

团车造车主要依靠这个团队,团车负责产品定位、营销、渠道网络。简单说就是一方负责造车,一方负责卖车,双方能走到一起的原因也是“他们对卖车有敬畏之心,我们对造车有敬畏之心”。

闻伟对这个团队非常有信心——“我觉得至少有五成以上的胜算。”闻伟称自己以后要All in在造车上。

关于资金,闻伟称团车本身是美股上市公司,而且目前非常感兴趣的投资方不少,各地方政府对造车项目的渴望也可以成为解决方案之一,而且“把一款车量产所用资金我们测算是造车新势力的几分之一。牛创拿到5亿美元,我们可能是他的1/10。”

关于产品定位,团车要做差异化,希望做一个现在完全没有的品牌和车型。但具体如何差异化还没想好。品牌定位、品牌理念也还没有确定,原因是这些都跟目标市场有关,品牌的目标市场也还没有确定。

关于2022年造车是否还有时间窗口,闻伟表示如果市场容量是500万台就会拥挤,如果是2000万、3000万台就有机会。电动车的差异化以及新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都还有空间,像软件订阅等新业态还会冒出来,“大家不用担心赛道挤,会有细分,未来2年是我理解的最后的窗口期。”

因此他不同意未来智能电动车只会存活少数几家的判断,“车从造型、功能来讲,从多维度来讲不太可能复制手机的逻辑。手机是二维的东西,现在年轻用户买东西颜值即正义,手机没有差异化空间,三维空间不一样,服装有穷尽吗?没有的。中国这么庞大、层次这么复杂的市场,人群的文化差异、喜好差异,自然会造成很多偏好。车上有太多的可以差异化的定义空间。”

闻伟说从决定造车到现在只有几个月时间,他想的最多的是对产品的定义、对目标人群的选择。

他表示,“从我们对用户的了解,有更好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现在大多数品牌值得重做一遍。量产是第一个门槛,另一个是未来怎么定义第二、第三款车,要重新定义了,怎么个定义法,这个比较担忧。”

“高手”过招

该博文发布后,引起了理想汽车CEO李想的注意。当天下午,李想转发该博文并称,自己实在忍不住“大嘴巴”,“炮轰”闻伟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

“我实在忍不住还是要大嘴一把:那些指望找到超级救世主的创业者,那些指望能通过打开任督二脉无所能的创业者,最后找到的普遍都是骗子,或者大概率自己也是骗子。居然还有人可以毫无廉耻的把这种观点对外公开讲出来,真是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创业的本质是:有节奏有耐心的长期成长。”李想在转发内容中称。

当晚,李想发布了另一篇关于创业内容的博文:《节奏把控对于创业的重要性》从0-1和从1-10的阶段。

文章称,从0-1也是最难的一个阶段,据统计96%以上的创业企业都会在从0-1的阶段就结束了,最近几年这个失败比率我认为会更高。

我(李想)认为理想汽车是从2022年进入从1-10的阶段,但是由于之前和秦致一起经营汽车之家的经历,理想汽车从2019年就开始为从1-10的阶段构建基础建设,学习那些万亿收入规模的企业是怎么走过来的,以及背后的为什么,在战略、组织、系统层面构建基础能力。理想汽车从0-1做了一款产品,从1-10如何管理十款产品,如何确保每款产品的产品价值是持续领先的?产品和研发管理体系肯定要做巨大的升级,而且最好提前准备。在技术研发上,能不能把应用、技术、系统垂直打透,能不能拿到进入决赛圈的门票?在商业模式上,能不能支撑万亿收入规模,且经营效率和用户体验还持续提升?在供应链和制造产能上,能不能跟上销量的爆发式增长,能不能让每亩地产生更多的JPH?在组织上,能不能规模做大但是公司不复杂,人才不油腻,不内卷,能不能持续让人才效益健康提升?在财务上,能不能持续保持健康的现金流和造血能力,不再单纯依赖融资推动研发投入和规模增长?

李想总结称:从1-10的成长期,企业最重要的是坚持和放大你从0-1的特长,并补上竞争和快速增长会出现的致命短板。对于参与者个人而言,仍然是持续增强自己专业的特长,但是必须补上自己的职业素养,即理解别人并给出解决方的心智模式。

纵观整个创业,能够完成从1-10的企业,应该是千分之一的比率。总之,能做到的就活下去,做不到的就自然淘汰。

作为曾经的创业者,李想用自己的经历把创业这件事的难点和不易梳理的可谓清晰且完整。

不过,团车方面对于造车这项业务却是信心十足。1月18日,闻伟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再次发文称,感谢李想的关注和质疑。并称造车不会儿戏,所以邀请李想在(团车)首次产品发布时可以出席。

一位认证为“团车高级公关经理”的网友连续转发闻伟的微博表示支持,并称:“高手在修炼过程中各有不同招数,用结果说话就好。”

对于该项邀请,李想本人暂未公开回复。

此外,1月21日,有媒体报道称,“团车去年下半年绩效奖金全员未发,12月30日以后全员在家待岗,复工时间未定,期间只给2000元/月的最低工资,竟然要造车?”

为此财经网汽车联系到团车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应:“受散点式疫情影响,团车根据多地防疫要求,为避免大规模人群聚集,同时,为保持业务在未来得以有序发展,自2022年1月起暂停了线下车展业务,待疫情缓解后即刻恢复,期间其它业务仍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