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随着消费者对于辅助驾驶功能重视度和支付意愿能力逐渐提升,国内L2级以上智能汽车市场将进入快速渗透期,预计2025年、2028年将分别达到63%、84%左右。
2023年5月18日-19日,在吉利2023智能汽车技术论坛上,盖世汽车CEO周晓莺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正进入全面过剩时代,淘汰赛开启,马太效应加剧;同时供应链核心从“保供”快速切换到“降本”,尤其是不牺牲性能的降本,这需要技术创新;进入大模型时代,产业链将全面重构。
(资料图)
周晓莺| 盖世汽车CEO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盖世汽车的使命是发现好公司、推广好技术、成就汽车人。论坛活动对我们而言就像海绵,有机会去吸收更多新东西,感受行业的内卷程度和外卷激情,共同把智能电动事业越做越好。
中国乘用车市场简析
汽车产发展与用户生活水准、宏观经济环境、地缘政治息息相关,是国计民生的大产业。从2022年12月中旬后,汽车产业经历了较沉寂的过程。但从今年五一来看,大家的出行意愿非常强,只不过消费意愿一般。淄博烧烤为什么如此出圈?我认为原因之一是“平价”。这也侧面说明消费需求的复苏还需要时间。
当前中国经济尚处于稳定复苏阶段,国家也陆在续出台金融政策,鼓励企业跑起来。回到汽车产业,乘用车销量实现了由负转正,特别是今年4月,增幅显著,这其中也有降价策略和地方促销政策的助力。除了销量,还要看排产计划。目前行业还是比较谨慎的在扩充产量,1-4月的产业规模是704万,截至目前还有100+万库存车,这波销完后车市才能迎来真正的增长。
今年,中国一季度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整车出口的高速增长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亮点,其中奇瑞、上汽的出口量非常领先;比亚迪数据增长了1000%+。但需要提醒的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提升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各个纬度上提升准入门槛。
另外,价格战是今年的热门话题。从3月开始,价格战更多的是销库存。但最近很多发布会的价格非常的极致,像四驱就十几万。这说明价格是个持续的过程。分三个纬度来看:
第一从燃油车到新能源的强切换过程。燃油车和新能源是零和博弈,市场份额不是你的就是我的,没有任何中间地带,油电大战的序幕已经白热化。从出口来看,今年出口市场份额中,油车出口还占大头,因为现在国内比较难卖,特别是合资厂。
第二合资和自主。合资是时代的产物,巅峰时期占到中国市场的近60%。但现在,一季度几个大厂的份额掉了30%+。像现代、福特等公司,其主体地位不在中国,它的策略可能会放弃中国市场,卖掉合资厂的股份,转为生产基地出口到海外。但也有一些公司,比如大众,60%的利润都在中国,所以要加大中国的投资,不止中国,还有美国,两条腿并行。现在安徽大众开始成立,整个体系也在加强。
如果看十年后的中国车市,可能就是本土品牌和全球品牌的天下,合资会存在,但它的方式可能并不止是中国市场,以后中国会变成生产基地再输送全球。另外,一些自主和合资的弱势品牌,这会面临关停并转的风险,所以大家在选择客户、选择项目时,要谨慎、警惕。
第三新能源车企的淘汰赛。五年前,我们讲新势力,现在就是割据混战。由新势力拉开的智能电动赛道,大厂优势越来越明显,大厂有很强的体系能力,在大规模制造、上量时有非常强的质量保障、品牌力以及售后服务能力。在国内,从新势力野蛮生产阶段到规模上量阶段,过程中一定会淘汰很多企业,但也会有很多企业快速上来。
车市讲规模效应,也讲定制化,要注重用户体验、差异化、个性化;但现在规模效应在逐步失去,这对供应商是个机会,因为可以做平台化、做规模化,谁有规模谁就有价格优势,谁有价格优势就容易在今年胜出。以上就是价格战对汽车行业淘汰赛的影响。
细看中国车市,首先,自主品牌已稳坐半壁江山,连续几个月市场份额保持在52%以上,4月突破了55%,今年有没有可能持续上涨要看后续竞争情况。另外,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是绝对的主流,而且呈现出单价越高份额越高的特征。国内传统自主和新势力自主玩家总和已超过75%。
其次,新能源基本上已稳定在30%以上。像深圳、杭州、上海、温州、柳州等城市的比例已经接近了40%。现在,新能源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因为其生态建设良好,像充电、换电网络铺设很强,消费者也愿意买单。新能源面临的问题是怎么突破35%的拐点到40%,这就需要往五六线城市推广,也是前两年推出新能源下乡政策的原因。新能源下乡的红利不仅在车企,也给到充电桩企业,充电桩要铺到街道上,新能源下乡或许会促进新能源市场份额的持续上涨和突破。
第三,乘用车增长显著。其中纯电是市场主力;电混市场持续走强,这与技术相关,从用车安全性来讲,电混非常厉害。像吉利雷神的销量,同比在持续翻番。
中国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与话语权绝对相关的。现在,我们有产品的定义权、定价权,行业更关注用户和场景。
总之,中国乘用车市场从2019年后开始趋缓,前段时间美国讲“中国现在是发达国家”,我们要辩证的看该观点。
从汽车行业来讲,中国汽车市场已告别高增长,进入低速增长时代。预计2025年、203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规模分别实现2560万辆、2900万辆;新能源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如果新能源下乡能把基建搞好,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将有望接近40%,销量超过920万台;预计到2025年自主品牌份额将接近60%;海外出口市场预计今年会突破380万台,2025年有望突破550万台。
智能网联概述
现在消费者买车时,如果没有屏、没有支架,会感觉这个车没有卖点。所以L2搭载慢慢成为标配,L2以上的自动驾驶乘用车市场渗透率有望在2025年超过60%。按照《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其规划更快。
图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从智能网联的发展来看,首先智能座舱单车价值大幅提升。传统座舱中有仪表、中控、MCU等,现在座舱里有很多增量部件。比如从传统的MCU到SOC,中控屏、域控、仪表,增量硬件有Hud、氛围灯、通信模块、流媒体后视镜、DMS、网关等,增量软件像中间件、SDK等。座舱的技术边界不断拓展,所以会有工具厂商、模拟测试,很多服务生态开始发展起来。座舱本身的价值越来越高,因为所有的用户除了看车身颜值外,座舱是第一感受,游戏、娱乐、放松等内容增量越来越强,跨界玩家不断加入汽车行业,汽车越来越开放。
现在,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和习惯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虚拟陪伴,车辆发展也将适应这种趋势。例如理想汽车把车当成移动的家,彩电、冰箱等配制越来越强。
另外,智能座舱玩家产业融合生态化趋势明显。现在除了传统的Tier 1、Tier 2,还有Tier 0.5以及服务商。主流车企在智能座舱的布局也非常深入,基本上都是全链条。这几年行业不缺传统的硬件,更多的在讲软件定义汽车,讲软件、算法、用户体验等,这对人才要求也有很大变化。
在智能化领域,多家新势力开始“硬件外采+软件技术自研”的产业布局,开始自主开发自动驾驶和座舱系统技术,通过自研、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寻求对核心部件垄断供给的突破。同时,掌握域控制器关键核心能力和芯片集成自研成为主机厂下一阶段的开发策略。
随着汽车“新四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汽车芯片价值不断增加,成熟智能电动车的单车平均芯片价值超过2500美元,相比传统燃油车增加5-10倍价值。现在从安全自主可控的角度上,芯片的核心是国产替代。而且,高算力和异构融合SOC自驾芯片是必然趋势。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产品的兴起,全球车规级芯片规模有望超过2100亿美元,但也面临生产高度集中的挑战。中国现在有很多大产业基金,推动芯片国产化进程。部分芯片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
另外想强调一下线控底盘,空气悬架市场空间较大,线控制动短期来说是新进企业最大的机会,线控转向SBW及EMB有望在2024-2025年左右开始进入市场。2025年线控底盘三大核心部件市场规模将超过370亿元。
关于汽车智能网联的总结与思考
第一进入淘汰赛后,大家在做产品时要慎重的选择。价格战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但在价格战淘汰赛中,据我们统计,中国所有在售的品牌有124个,在售车型817个,如果将不同的款算下来有2000+种,规划的产能截至2022年是5000+万台,我们销售的产品是2300万台-2400万台,所以产能不足50%。淘汰是必然的,那淘汰谁?是市场选择的问题。也是我们慎重选择客户的原因。
第二关于供应链,前两年供应链的健词是“保供”,今年“保供”是基本盘,核心是“降本”,而且要实现降本增效。特斯拉为什么有降价空间,他的一体式压铸,前期投入很大,但从几百个零件降到十几个零件,成本降下来了,一旦规模化,利润空间很理想。因此,合理健康的降本,一定是技术创新降本。
第三关于大模型。AI火了很多年,最近火到了新高度。国内的阿里、百度、科大、星火大模型,商汤也发布了大模型。原因在于ChatGPT的科技平权,它对内容产业的变革是最巨大的。我认为其最大的变化在于对工作生产方式的改变。AI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更先进的生产关系才能适配先进生产力。例如软件定义汽车,从油车到电车,从硬到软,再到高阶智能网联,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智慧碰撞与技术迭代。当讲到大模型时,就会发现之前的一切都是通用的,产生过的代码,理论上不需要再重复做一遍,人需要做的是校准,让AI更好的赋能,将其适配在我的场景,降低出错率。人工智能不会淘汰任何人,但会用人工智能的人会去淘汰不会用人工智能的人。希望大家多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既要做好自己,也要善用工具,服务好客户,最终才能让中国的品牌,中国的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让我们共同参与、见证和建设中国汽车工业真正的由大变强。
(以上内容来自盖世汽车CEO周晓莺于2023年5月18日-19日在吉利2023智能汽车技术论坛发表的《中国车市简析·智能网联产业概览》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