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重要且紧迫

  • 发表于: 2023-06-09 15:36:45 来源:盖世汽车

“未来随着行业的集中度提升,由行业来组织动力电池的企业,修订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的标准,减少规格,进行标准化生产,这是将来提高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也很紧迫的一项工作。”

2023年6月9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谈及对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预期与建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图片来源: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他分析指出,当前我国无论从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产业链布局还是新技术布局发展都已行至国际第一梯队,接下来降本增效、坚持创新、保价稳供将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关键点,助力我国企业走向全球。

要知道,在过去的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量达到了517.9GWh,较上一年增长了71.8%。中国的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占全球49%,提高到去年的60%。

在苗圩看来,这一增速背后,既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增长相关,也得益于动力电池良好的海外业绩表现。2022年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累计出口达到68.1GWh,宁德时代远景动力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多家电池企业都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提升了海外车企的配套能力。

“随着国内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的提升。”苗圩进一步表示,“我认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当中要把握好发展的主动权,在牢牢占据国内市场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开拓海外市场,走出去的过程也应该更加注重品牌营销,避免低价同质化的竞争。

然而,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竞争加剧、回收利用等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因此,推动动力电池高质量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苗圩建议:

第一,通过降本增效来提高竞争力。他指出,当下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近四成,而业内专家普遍预计唯有当动力电池成本降至每千瓦时100美元(约合712元人民币),纯电动汽车才能在无政府补贴情况下实现与燃油车的竞争。随着动力电池原材料设计和结构技术逐渐的成熟,特别是头部的动力电池企业,通过规模经济效益实现降本增效,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坚持创新驱动,做好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储备,为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快充长寿命等诉求,技术创新是核心,更是关键。如从CTP到CTC等高集成结构创新,如固态电池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方向,此外如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锰正极材料、高镍正极、负锂锰正极碳硅负极等新材料体系以及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的应用都应是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关注重点。

第三,加强电池上游材料保供稳价的工作。苗圩分析指出,我国锂矿资源储量有限,但盐湖开采潜力较大,特别是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工艺潜力巨大,现这一技术日趋成熟,应整合资源,加速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进程,早日形成生产能力。

此外,他进一步强调,还应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这既是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资源保供的措施,更是我国的优势所在。

现阶段,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苗圩给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点便是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的标准化。

苗圩介绍,2018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围绕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颁布国标34013。其中阐述动力电池规格多达145种,包括圆形电池6种,方形电池125种,软包电池14种。“总体来看,电池的规格尺寸还是偏多,适用性并不强。”

因此,在安装设计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续航里程和动力要求,提供不同的电池容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这种模块化的应用,无论是在单体,还是在模组端都可以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从而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如果得以实现,我国将借此实现在全球市场的引领。”苗圩如是认为。

除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的标准化外,苗圩还建议从电池的前端设计就要考虑到后端的回收利用,以及加快构建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

不可否认,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不断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