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财险困局深度观察:高管半年“腰斩”、百亿保费目标完成不足两成,九年增资未果谁来破局?

  • 发表于: 2025-08-28 10:01:21 来源:财鲸眼


(资料图片)

成立近二十年的华农财险,正遭遇发展历程中的多重挑战,高管变动、保费增长乏力、资本补充遇阻等问题交织,其发展困境引发行业关注。  半年内高管从8人减至5人,核心管理层近乎“腰斩”  2025年上半年,华农财险的管理层经历了剧烈变动。原董事长苏如春及三位副总经理接连离职,使得高管团队人数从2024年末的8人缩减至2025年8月的5人,近乎“腰斩”,关键管理层出现严重缺口,内部管理面临不小压力。  作为华邦控股创始人,苏如春执掌华农财险近十年,其4月突然请辞时,所持该公司股权已全部被冻结。随后,凡先光3月离职、李顺臣6月出走,彭彬的履历也于第三季度从公司官网消失,有报道称其已离职,目前副总经理职位全员空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险企高管接连出走影响较大,易让客户和外界觉得管理动荡、人心不稳,华农财险需尽快补位高管、明确战略方向等以重建信任。  面对这一情况,华农财险提拔“80后”方舒为总经理助理。方舒拥有统计学和金融财务教育背景,履历丰富,曾任合众财险业务管理部总经理、久隆财险区域总监等多个职务。在核心决策层大规模流失的背景下,这种内部提拔策略,显现出公司稳定“军心”的意图。  华邦系陷债务危机,关联交易账面余额达2.44亿元  这场人事变动的核心导火索指向大股东华邦控股。苏如春及多名高管均出自该控股公司,随着华邦陷入债务危机、所持险企股权遭司法冻结,高管密集离职更像是一场有组织的撤退。  苏如春的离场,也揭开了华邦系败局的一角。他曾借西部大开发东风创建相关企业,2014年转型华邦控股后成为华农财险最大股东,但多元化扩张最终拖垮了资金链。自2021年起,华邦控股旗下企业与华农财险开始有“重大关联交易”,涉及买楼、装修等,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华邦系持有华农财险账面余额2.44亿元。此外,华邦控股与兰州银行的关联交易也较多,截至2024年9月末,其及关联方在兰州银行获得的授信交易余额达20.49亿元。  去年底,华邦控股参股的南粤银行、兰州银行、华农财险等多家金融机构股权相继被质押、冻结。苏如春与其家属所持有的华邦控股股权及营业执照也均被冻结,他还因“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被多地法院下达限制消费令。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表示,董事长作为公司战略决策核心,其离职可能导致公司短期内战略执行波动,增加目标达成难度,还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公司存在治理等潜在风险,也会引发投资者等对华农财险治理能力的疑虑,削弱外界信任,加剧市场观望情绪,同时可能加速公司股权结构调整,也可能带来控制权不确定性,影响长期战略连续性。  前四大股东持股均超18%,无股东愿接盘华邦系股权  从股权结构看,华农财险前四大股东持股均在20%至18.3%之间,形成微妙制衡。华邦系溃退后,其余股东既无实力接盘,也无意愿救场,而保险公司股权在资本市场遇冷已成行业共识。  如今站在成立二十周年的节点,华农财险管理层几乎都是“新人”:总经理薛康文上任1年半,总精算师王钧到任1年,财务负责人夏添履职1年,审计责任人陈建国任职8个月,总助方舒刚满月。这支履新不足两年的团队,既要应对高管集体出走带来的影响,又要解决保费持续下滑的问题,还需在股东博弈中寻找资本破局点。  车险占比升至59.8%,车均保费不足行业均值一半  业务方面,华农财险成立之初定位“农险为主”,股东多来自农业等领域,但首年保费收入仅511万元。之后公司改变策略,将车险作为主力险种。2019年至2021年,其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6亿元、16.8亿元、15亿元,占总保费比例为61%、56.8%、46.8%;2024年车险保费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5.8%,占比49.5%;2025年上半年,车险保费占比进一步攀升至59.8%。  一位业内人士称,华农财险初期股东在农业方面有优势,但各股东持股比例平均,数据资源共享意愿不大,而车险业务虽有亏损压力,却能迅速提升规模。发力车险后,公司保费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达47.67亿元,增长17.7%。  不过,支撑车险业务增长的是“以价换量”策略。2025年上半年,华农财险车均保费仅993元,不足行业均值的一半,与头部公司3000元以上的车均保费差距明显。这种策略的反噬效应已显现,保单越多,亏损越严重。2025年上半年,其综合成本率高达102.63%,车险单险种2024年亏损0.76亿元。王国军表示,车均保费低是为争夺市场获取保费流量,后果是利润微薄、风险积累、可持续性差,公司须通过精准定价等方式实现平衡。  华农财险在最新一季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到,正通过推动效益险种发展改善业务承保品质,家用车高保额三者险及随车险占比显著提升;同时通过严格拦截高风险业务等措施优化业务承保结构,提升优质业务占比,并不断丰富定价标签等,增强业务风险识别能力。  九年未成功增资,2025年再提增资计划但股东持股多被冻结  实际上,华农财险的困局本质是资本困局,距离上次成功增资已过去九年。2019年,公司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19年增资扩股方案》,拟增发18亿股,募集资金30.78亿元;2022年6月的股东大会又审议通过拟增发不超过25亿股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议案,但这些增资计划均无疾而终。  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华农财险再次提及“积极推进增资扩股计划”,但现实是大股东华邦控股2024年被列为被执行人且所持股份100%冻结,股东西部同泰、云南金志的持股也悉数质押。杨帆指出,股权冻结限制了公司资本补充能力,若无法及时引入新资金,偿付能力指标可能进一步下滑,影响业务拓展和监管合规,还可能引发市场对华农财险财务稳健性的担忧,进而影响保费增长和业务合作。  苏如春的离任,或许意味着华农财险控股股东将发生变化,但谁能接盘是个难题。当下保险公司股权在交易市场频频遇冷,王国军认为这是经济下行导致市场低迷,进而使牌照价值下降,且这一趋势扭转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提醒:内容来自:华农财险官网、华夏时报、公开新闻报道。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尾声:  “华农财险的发展困境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未来能否走出困局,既需要自身在业务调整、管理优化上持续发力,也依赖于外部资本环境的改善及股东层面的积极变化。”